江城武汉又称“百湖之城”。入梅以来,连番暴雨将一个个湖面浇灌的积水丰盈,城市内涝自不可免,就连宽阔的长江也有江水倒灌之忧。从6月30日20点到7月6日10点,武汉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的本轮强降雨达560.5毫米,突破了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。继98年后,武汉又一次面临着汛期洪水的考验。
一、挺进朱家河
卸下最后一个沙袋,老王用毛巾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,瘫倒在地上。阳光已有些西斜,但湿热仍在。朱家河西岸,经过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防汛突击队一天的劳作,一条长100米,高0.6米的防护堤立了起来,对随时漫过堤岸的河水严阵以待。
今年49岁的老王是参加朱家河堤岸加固抢险工作为数不多的老同志之一,据身边的人讲:“别人一次只能扛一袋沙土,他一次能抗两袋,比小伙子还强!”对别人的夸奖,老王有些不好意思:“我只是想考验一下自己,看能干到什么程度,其他也没多想。”
7月7日晚,正密切关注着武汉水情的老王接到通知,要立刻赶往瑞安项目部开会。赶到会场他才发现,在汉各项目部的经理都已到齐。从旁人口中,他得知江岸区政府已正式下发通知,请求中建八局全面配合区防汛抗灾工作。
“作为扎根武汉二十多年的央企,我们有责任为武汉担当,主动请缨,我们要将这次任务作为我们与政府沟通的良好平台,展示央企勇挑社会责任的形象。”会上,老王听到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武汉经理部负责人徐玉飞的慷慨陈词。
当天晚上,由各项目部抽调人手组成的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防汛突击队正式成立,作为其中一员,老王觉得肩上的担子不轻。
7月8日凌晨5:30,天刚蒙蒙亮,老王就赶到永清街道办,与集结在那里的防汛突击队汇合。6:20,老王随着瑞安项目书记董耀文带领的第一组突击队员奔赴朱家河,与万达项目党支部书记雍永震带领的第二组、万达K4项目经理郭建伟带领的第三组、葛州坝项目经理王显博带领的第四组突击队员一起,开始了在堤坝上的往来奔忙。
7月8日的武汉晴空万里,雨后初晴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,朱家河堤上,蒸腾着一股浓烈的水腥味儿。作为武汉市确定的三个重点防汛区域之一,朱家河的安全对于保障江岸区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。
刚开始,老王和队里的年轻人一样,将三五十斤重的沙袋往肩上一放,便往河堤走去。雨后的河岸泥土松软,一脚下去就是一个坑儿。沙袋堆放地距离河堤有三百米的距离,一来一回就是六百米,老王一时兴起,觉得这样扛太慢了,于是将两个沙袋口一绑,扔上肩头,就向河堤走去。几个回合下来,老王已觉得吃不消,毕竟年龄不饶人,比不得那些年轻人。
年轻人也并不好过。
24岁的彭汉林进入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刚满一年。刚到河堤,彭汉林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充满着动力与干劲儿。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抗灾场面,突然真实地摆在了面前,让彭汉林充满着兴奋。沙袋一上肩,他便迈着小碎步向河堤跑去,起初还不觉得,后来感觉沙袋越来越重,脚步越来越虚,人也有些恍恍惚惚,这才发现自己中暑了。
“上午冲得太猛,到中午大家都有点跑不动了!”彭汉林说,“任务完成后,我感觉自己的脸发麻,舌头发麻,胳膊发麻,浑身都散了架!”
同一年进入公司的李鹏是孝感人,“湖北是自己的家乡,帮武汉就是帮自己。”让李鹏感动的是,抢险当天,许多领导、老同志身先士卒,手提肩扛,极大地鼓舞了年轻人的士气与精神。
“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,我们能做的太少,只有团结一心,才可能减少损害”李鹏说,“作为一名普通的八局员工,我很荣幸能参与其中!”
“之前我还以为年轻人不行”参加过98抗洪抢险的田爱民说,“毕竟他们从未从事过体力劳动,但这个过程中他们却没有喊苦喊累,这让我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!”
当天下午五点,一条凝聚着八局西南人心血的崭新堤坝横亘在朱家河与江岸之间,远远看去,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,阻挡着大举来犯的朱家河水。
二、联防汉口江滩
凌晨四点,汉口江滩上空又淅淅沥沥地飘了一阵雨。26岁的杜小鼎打了个哈欠,睡思昏沉。一旁的蒋开伟拍拍他的肩,说:“走,巡视一遍再来睡!”
于是,两人扭开手电筒,强打精神,从永清门巡查到黄浦门——还好,没什么问题。
这是杜小鼎值勤的第五个夜晚,最让他感到难受的,是生物钟的紊乱。往常,杜小鼎也不是没熬过夜,但那毕竟是偶尔为之,颠之倒之,总能很快地将生物钟调整过来。而这次,他却不得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“现在是白天睡不着,晚上不想睡,总盼着交接班一过,回去倒头便睡,可哪里睡得着?”杜小鼎说,“希望能尽快把生物钟调整过来!”
汉口江滩是亚洲第一大江滩文化公园,武汉市标志景点之一。暴雨过后,长江水位暴涨,汉口江滩柳道被淹,水位最高时,江面离江滩堤坝顶端只有不到二十公分的距离。
朱家河抢险后,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防汛突击队接到江岸区下达的任务,要求八局协助永清街道办巡防汉口江滩,确保平安度过汛期。7月16日上午九点,第一批巡防的突击队员准时入驻永清门、黄浦门驻防点,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巡查。
巡查的内容包括:查堤顶、堤迎水坡、堤背水坡、堤脚、平台及平台外一定范围。发现裂缝、塌方、滑坡、陷坑、浪坎、冒水、冒沙等异常情况都要及时上报。
八局西南公司负责的永清门到黄浦门一线,全长近500米,在7月6日的内涝中,两个门均被水淹,若门内长江与门外内涝连成一片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我们的巡查是24小时不间断的,每天三班倒,早上7:30、下午15:30、晚上23:30交接班,每班六人,每两人一组,每半小时巡查一次,吃住都在点上!”瑞安项目书记董耀文介绍说。
53岁的新华都项目部支书唐立春,是参加巡防工作最老的员工之一,自1983年跟随部队转业以来,他在中建八局已工作了三十余年。此次水灾,他安排好罹患肺癌的妻子后,又主动请缨,从长沙的项目上带了五名同事,奔赴武汉抗灾。
“当然很累,但是作为党员,这正是考验你党性的时候!”唐立春说,“现在不是要‘两学一做’吗?这就是最好的学和做!”
据了解,在江岸区防汛办的安排中,汛期的巡查工作要持续到8月9日前后。“水势已基本控制下来了,但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再次出现特大暴雨”杜小鼎说,“现在唯一想的,就是希望不要出现管涌等状况。”
“我们的同志关键的时候能冲得上,面对压力顶得住,展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”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防汛总指挥徐玉飞表示,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,服务社会,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,完成既定使命!”
“中建八局在此次抗洪抢险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央企形象和社会责任感,让我们很受感染”江岸区人武部政委万电明说,“八局不愧是国家队!”
三、坚强的后盾
凌晨零点,汉口江滩已是一派寂静,昏黄的路灯下,走着稀稀拉拉的行人。在黄浦门驻防点外,一位永和豆浆的快递小哥正给八局突击队员派送着晚餐。晚餐很简单,却寄托着公司党政领导的关怀。
武汉水灾发生后,八局西南公司武汉经理部立即组建了防汛指挥部。“这是向武汉市民展示八局形象的契机”总指挥徐玉飞要求:“我们的防汛突击队队员必须统一着装、统一行动,树立八局良好的社会形象!”
于是,在七月的武汉,在抗洪防汛的队伍中,身着黄色马褂的八局西南突击队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这让参与抗灾的永清街道办书记方箐佩服不已:“在参与救灾的各路企业中,八局的形象是最好的!”
灾情不但延缓了在汉项目的生产进程,也让万达K4项目、海尔项目受到内涝的严重影响。7月6日当天,随着暴雨倾泻如注,通往万达K4项目部的路已汇流成河,眼看雨水就要破门而入,项目部立即开始抢救资料与物资。最终,单薄的板房没能阻挡住肆虐的雨水,大水漫涌进项目部,一直淹到了半米多高,K4项目成了内涝的重灾区。
同样位于武汉的海尔项目受暴雨影响,所有基坑盛满雨水,项目部在雨水中浸泡,远远望去就如同大海中的孤岛。
灾情牵动着公司领导的心。
7月17日,汉口江滩永清门驻防点。
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朱国庆的突然到访让正在巡查的小伙子们吃惊不已。
“同志们辛苦了!”朱国庆与驻防队员一一握手,说,“公司领导非常关心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情况,刘鹏总托我给大家问好,向大家致意!”
当天,朱国庆代表公司党政向防汛突击队送去了大量的食品、饮水与消暑用品。
更早一些的时候,副经理王开龙在《致武汉经理部抗洪一线最可爱的人》的公开信中强调:务必请同志们不要蛮干,杜绝只身涉险;务必相互照顾,协同作战。
对此次武汉水灾,公司党委书记、经理刘鹏也明确指出:要千方百计确保各项目部人员的安全,同时要给防汛突击队员们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,要确保他们住最好的帐篷,吃最好的盒饭,喝最好的饮料。
“你如果是一个担当者,企业就有责任对你的表现给予褒奖!”
——在几十个突击队员身后,凝聚的是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同全体事的关心和支持。
江汉平原。
从空中俯瞰武汉,这是一座被水包围的城市。几千年来,水滋润着武汉,也塑造着武汉。在宁静的汉口江滩,江柳依然浸泡在浑浊的水中,不时驶过的巨轮提醒着人们,这是一条中国最难以驯服的河流。而水生水灭,潮起潮落,则像一把命运之锁,将武汉与中建八局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(李煜)